1、氯投加量与处理水污染程度的关系
下表为pH值接近中性时氯化处理折点处Cl/N值及脱氮率。


污水预处理程度越高,到达折点时的需氯量越小,Cl/N值越接近于理论值7.6;同时,污水预处理程度提高,也减少了氯化反应的副产物NO3-和NCl3。
折点加氯量既需氧化NH4+-N,亦需去除有机物,根据处理水的污染程度,可用下式计算折点加氯量:

式中:
COD0-处理水的COD浓度,mg/L;
N0-处理水NH4+-N浓度,mg/L;
0.135:系数。
2、pH值
pH值对氯与氨的反应影响很大,不但影响反应的产物也影响反应速度。
如下图所示,pH值高时生成NO3-N量增多,pH值低时NCl3量增多。pH值过高或过低,到折点的Cl/N增大,而且折点的余氯浓度增高,故反应时pH值以6-8为宜。

折点加氯处理水pH值有所下降,Cl-也有所增加。必要时(如原水污染程度大,投氯量高时)需调整pH值,对二级处理水进行加氯反应,一般不需调pH值。
3、碱度
因为氯水解所需的碱度大于理论计算值,一般可投加NaOH和石灰来补充污水碱度的不足。
按理论计算必需的最低碱度为10.7mgCaCO3/L。当在碱性溶液中以NaClO为氯源时,一般不必调节pH值。
4、氯化反应速度
pH值为中性时,基本上5min以内反应就结束,但pH值较高时(9-10),反应速度很慢。
5、水温
水温对所有的化学反应速度都有影响,因NH4+-N的脱氮反应是以极快速度进行的,故实际反应中一般温度的影响可以不考虑。
折点加氯法除氨工艺的关键是pH值和氯投加量的准确控制。